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论文 > >正文

管理作为更胜于条形码辨真伪
2017
01 /04
15:41
消息来源
安庆新闻网
管理作为更胜于条形码辨真伪
  现在不少市民经常网购,每次收到货后习惯用智能手机的软件扫描包装盒上的条形码,认为可以借此辨别商品是不是正品。那么,扫出来的商品一定是正品吗? (《安庆晚报》12月13日)
 

智能手机时代,我们似乎对辨别商品真伪找到了一条快捷且便利的通道——扫一扫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看能不能有我们期待的结果出现。如果有,似乎吃了颗定心丸,对所购商品的真实性也就不再怀疑,至少是少有怀疑,而一旦扫不出,没有我们期待的结果出现,则难免心生疑虑,甚至有可能直接将其当作伪劣商品对待。这样的情形,在现实语境下,我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遇见过。作为消费者在充分依赖新技术手段时,往往也掉入了技术的陷阱中,而被技术所裹挟,失去了正确的判断与分析。

其实,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你可以利用新技术辨别商品真伪,人家也可以利用技术在条形码上作假。如此一来,再完全依赖技术就有点靠不住了。也就是说,技术作为中性的东西,它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你可以利用它为自己服务,别人也同样可以利用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此,就商品真伪的辨别上,我们还能完全依赖技术吗?技术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只能起参考作用,而不能完全依赖。这不是技术本身的错,错就错在利用它满足个人不当得利的人。

就商品真伪的辨别上,起作用的恰恰不是我们人人手中拥有的智能机,而是市场管理部门的作为。作为市场的看门人,管理部门手中不仅掌握着技术鉴别功能,更重要的是掌控着培育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行政功能。只要市场管理部门下功夫履行职责,将市场动态纳入全方位的监管中,实施常态化的管理,市面上假冒伪劣商品就会少得多,老百姓购物就会放心得多。试想在一个购物安全放心的大环境下,谁还会在智能机的扫一扫中获得不全面乃至有可能是失真的信息?可现实是消费者对购物环境难以做到彻底的放心,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仅怀疑自己手中所购商品的真实性,更是于无形中对市场监管失去了一份信任。如果此种情形长期存在,消解的是管理部门的威信与公信。

我们常说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可现实恰恰正是监管的疲软或缺失,才导致了市场的混乱与无序。原本作为消费者只要拿钱购物满足需求即可,可现实中的消费者却是个双面角色的人,既是购物者,又自个儿充当了商品的鉴定者。这种双重角色往往让消费者觉得好累,购物不再单纯,也不再是一种享受,稍不留神就会花钱买气受。

管理的那只手伸得不长,甚至打出的拳头无力,市场就会混乱。基于现实考量,与其让消费者充当商品鉴定者,不如让管理者充分发挥职能,为消费者释疑,营造一个安全的购物环境,远比消费者自己拿智能机扫一扫条形码辨真伪要靠谱得多。

责任编辑:李清静
上一篇:骂百姓是“烂人”的官员也不是啥好人 下一篇:表彰见义勇为者也要兼顾社会公平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