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焦点访谈 > >正文

国企公车不能行驶在监管盲区
2014
01 /17
07:08
消息来源
中国法治
国企公车不能行驶在监管盲区

     1月14日,五粮液集团公务车拍卖收官,总计拍卖公车数量324辆,回笼资金3003万元。五粮液拍卖公车,引发了公众对于国企公车购买、使用情况的关注。国企的公车有多少?这个数字一直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新京报记者联系监管中央企业的国资委,对方表示并无相关统计数据。(1月16日《新京报》)

     长此以往,公众对于国企的关注,更多停留在“国企改革”的面上,作为其中的一个“细节”,国企的公车数量似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但作为国企,公车消费同样关系到公共利益,而不可能是企业的“私人”行为,在改革上理应被同等对待。

     另一方面,国企自身在改革上的不彻底,更使得对于公车数量的管理,成为一种奢谈。正如北京市政协委员郑万河所言,国企公车只是国有资产监管缺位的一个表象,其内在问题在于许多国企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资金流向监管机制。总体而言,国企公车的使用和数量的模糊,仍可视为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遗留问题。

     然而,如果说国企公车使用,完全不在政策的关注范围内,又显得客观。据相关统计,从2007年起,相关主管部门就针对国企公车管理发布了六个规定。令人遗憾的是,规定虽然不少,但基本上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多数规定连具体的标准都未列出。

     知己知彼,方能有效治理。就目前的混乱状态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将国企公车数量纳入到国家公车管理的统一制度范畴上来。

     首先要对国企的公车数量进行全盘摸底,从而按照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妥善管理。鉴于相较于政府部门,国企所具有的特殊性,具体标准可以有所区别,但是管理强度当一视同仁。而从长远来看,仍有必要继续强化国企改制,加强对于国企资金用途的监控和管理,压缩浪费的空间。

     国企的公车也是公车,其来源同样与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不能因为其具有企业这重身份而在管理上区别对待。“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将行驶在监管盲区上的国企公车,拉回阳光和监管轨道,不能再迟疑。





                   来源:河南商报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上一篇:会所的秘密 政商的圈子 下一篇:有铁面问责,才有进取动力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