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信访视窗 > >正文

“洒水车”为何屡屡成“肇事车”?
2017
02 /08
16:26
消息来源
荆楚网
“洒水车”为何屡屡成“肇事车”?

 77岁的市民张老太太说,2016年12月28日,她买菜路过文昌门外因洒水路面作业结冰摔倒,导致胸椎骨折。张老太太和其家属认为洒水单位应担责。2016年12月29日,碑林区城管局经调取车辆GPS监控记录,作业车辆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编号为9499的洒水车,其于28日凌晨4时47分至上午8时16分进行洒水作业,因气温较低很快造成路面大面积结冰。

  目前已进入了三九寒天,是一年到头最冷的时节,而一些地方由于治污降霾压力还频频用洒水车洒水,从而让洒水车屡屡成为“肇事车”。

  洒水车屡屡成为“肇事车”,关键是有的地方陷入了治霾误区。现在各地环境考核越来越严,一旦霾超过了标准,当地政府领导可能被约谈和问责。在拿不出其它有效的治霾措施的情况下,一旦停止酒水,可能污染指数还会往上升。于是,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就不顾民众的安全,让洒水车不停地洒水,从而使路面结冰,事故频发。

  数九寒天,气温早已降到了零度以下,洒水肯定会结冰,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情。而西安有关部门却全然不当一回事,而且类似的事情往年和最近已发生过多起,按理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然而,当地有关部门不但没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采取其他办法去治霾,而继续用洒水的老办法行事,从而惹出许多麻烦,让民众苦不堪言。

  治理环境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民众的生存环境,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确保民众的身体健康。洒水治霾不可能从根本上治霾,反而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路面整天搞得湿漉漉、脏兮兮的,特别是冬季容易结冰,给市民的出行安全带来威胁和隐患。这与治霾真正的本意相悖,暴露出了当地政府飘浮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反映出了当地政府缺少治理大气污染的办法和手段。

  “洒水车”屡屡成“肇事车”,是错误的“政绩观”造成的。各地要想真正治霾,不能简单地通过洒水来求得把霾降下来,应该拿出更多的能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的办法和措施。譬如: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加快重污染企业的改造和转型等等,只有拿出背水一战决心和勇气,只要拿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治霾方案并付之行动,通过运用行政、经济、政策和法律的手段,综合整治,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才能让百姓看到政府治霾的诚意。才能让“洒水车”不再成为 “肇事车”。

  “洒水车”屡屡成“肇事车”说明洒水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反而给百姓添乱,给社会增加麻烦。各地要让环境好起来需要从长计议,需要有一个综合的科学的治理体系,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地政府要深刻地反思“洒水车”成“肇事车”背后的真正原因,拿出实实在在的治霾措施,让空气质量真正好起来。

责任编辑:方佩铃
上一篇:铁腕治霾不只是警察一家的事儿 下一篇:让作风有问题的“教师”去支教是处罚?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