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书刊 > >正文

土地乃时代的大主题
2010
07 /21
19:28
消息来源
中国法治
土地乃时代的大主题

―――读《上海地王》


发布时间:2010-05-19 07:58:46 我要纠错 【字号  默认 】【打印【关闭】

  这部厚重的房地产小说着眼于土地制度变迁对中华民族经济生活的影响,记录了中国城市化的创世纪进程,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土地”问题。我以为红兵的这部小说或许能对我们重新思考人和土地的关系有新的帮助,让人类重新定位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迈向人类对土地的第三次觉醒

 □戴志康

  我和葛红兵都来自苏北农村,我们都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都喜欢穿布鞋,是穿布鞋长大的一辈人。我心情烦闷的时候,要脱了鞋,光着脚到地面上站站,因为只要一接触土地,心就变得平静、踏实。我不知道红兵是否有和我相同的心理体验,但我知道他也喜欢穿布鞋,喜欢光脚走路。也许正是源于这种对土地的热爱和执著,继《沙床》、《财道》出版四年之后,葛红兵推出了《上海地王》这部厚重的房地产小说。

  小说着眼于土地制度变迁对中华民族经济生活的影响,记录了中国城市化的创世纪进程,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土地”问题。

  抓住时代的“大题材”

  其实,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地产大发展的30年,中国城市拔节而起。30年中国3亿人进城,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东方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中国的城市化因此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是21世纪初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大事件。作者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线,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大题材”,也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大问题”,“以土地为解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之真的最有效的钥匙”。

  小说以上海为故事背景和描写对象,通过主人公崔浩终成地产之王的奋斗搏击历程,记录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房地产业的起伏兴衰。这是一部探究大都市人情、世情、性情的小说,一部揭秘中国房地产真相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深度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对当下社会状况具有真切观察和批判的小说。

  小说描写了人对金钱的欲望、对权力的欲望、对报仇雪恨的欲望,甚至对性的欲望,而将各种欲望纠结在一起的则是土地。作者把人的命运和土地联在一起,通过地产这个中介写出了人与土地的关联。一个学者、一个作家,能从人性的高度、人类生活变迁史的高度看待房地产真相,这是让人佩服的。

  同时,我十分看重这部小说的情感含量,无论像书中阿三这样的小人物,还是像崔浩这样的大枭雄,都是上海这个秘密花园的一部分,他们身上隐藏的情感隐秘构成了上海这个大都会的“人格”内涵。作者以大同情、大谅解来细描这些人物,无论是在大都市拥有一套房产的小小欲望,还是改写大都会天际线、征服天空的“枭雄野心”,一代地王的人生理想和大都会人生的微末祈求,都得到了真切表达。它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镜子,从中可以反观自己。

  另外,小说大量涉及了中国传统风水哲理。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借助中国古代智慧,思考中国式觉醒的一种努力。风水哲理中潜藏着的是中华民族的大地伦理,它和迷信无关,而和人类对待土地的态度有关。小说还写了大量茶文化内容,茶在这里不是单纯的饮料,对茶叶知识和品茶技巧的繁琐而细致的描写,也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炫技,其中传达的是作者对人生、世事的难言体悟,它暗示性地展示了作者对命运的微妙理解,以及人在悲剧世界中如何自我拯救的隐喻式回答。

  作者借助崔浩这个人物抒发的是他对不可抗的命运的深刻悲悯,他反复强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对“轮回”的困惑绝非宿命的哀叹,在风水哲理和茶文化的体悟中,他沿着民族智慧之河探索到的无言答案,可以启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重新思考人与地的关系

  除了文本之外,我以为红兵的这部小说或许能对我们重新思考人和土地的关系有新的帮助,让人类重新定位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迈向人类对土地的第三次觉醒。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房地产商对土地的态度。

  以往人类对土地觉醒有过两次。第一次觉醒―――人类发现不仅可以采摘自然果实,还可以通过耕种主动培育果实,这一次觉醒让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第二次觉醒―――人类发现土地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可以进行投资、开发的商品,这一次觉醒让人类进入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和后工业文明时代,世界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级大都会在各大洲崛起。但这两次觉醒都是以人类占有和虢夺土地为主旨的,人类给大地扎上了各种虚在和实在的篱墙,人类在大地上不是变得更加自由,而是变得更加不自由。

  因此,人类需要一场针对土地的第三次觉醒,需要破解人们把土地当作财富来占有的执著。飞鸟不正是因为脱离了对土地的迷执,而能在天空自由翱翔,人难道要在土地上永远地划地为牢?

  我们深知,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推动中国城市化离不开房地产;沉淀财富积累,形成财富效应也离不开房地产。但对财富的迷执,却让人们用占有和征服的态度对待土地,用对待商品的态度来挥霍和浪费土地,正是人类对土地的这种执著阻碍了人类在大地上的自由。人依附于土地,生命之路无可选择地只能在大地上延伸,善待土地,打造天、地、人和谐共处的诗意人居才是解决人与土地矛盾的根本之道。

  “所有的一切都将在对土地的种种方式的变化中开场,也将在未来我们对土地的重新审视中结束,城市和乡村因为土地而割裂,也会在土地中和解”,作者说得很有道理,他用心灵审视的大上海也许比真实的大上海更值得我们重视。总之,“大题材”、“大问题”、“大启思”,让这部小说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上一篇:让法律在实践中正确适用 下一篇:让我们一起为了正义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