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讲坛 > >正文

美国顶尖法学院学生如何了解法院工作
2016
03 /16
10:29
消息来源
法影斑斓
美国顶尖法学院学生如何了解法院工作

S君:

 

见信如晤。法院开念的工作还是很忙吧?贵院法官员额制的改革方案最后敲定了吗?何时举行入额考试?希望一切顺利。

 

上次相聚,你提到近期要接待几批来法院参观的大学生,院领导让你上报接待方案。你说,很好奇美国法学院的学生是如何了解法院的,希望能听我聊聊。

 

这两天我回忆了自己求学时的见闻,同时又请教了几位曾经和正在美国法学院念J.D.学位的朋友,在此简单地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吧。鉴于LL.M.学位学制太短,绝大多数学生又都是外国人,而S.J.D.(J.S.D.)学位偏向培养学术人才,我的介绍仅针对于美国法学院中人数最多、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攻读J.D.学位的学生。

 

总的来说,美国法学院学生接触认识法院主要通过以下三类途径:一是法院实习;二是法律诊所(Legal Clinic)项目;三是利用法官进课堂的机会。

 

一、法院实习

 

实习是了解法院运作机制最直接的方式。根据美国各大法学院的数据,在多数法学院,至少都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J.D.学生,会在三年内至少前往法院实习一次。那么多学生愿意前往法院实习,并不是因为学校将“法院实习”作为一项必修任务,而是因为学生普遍都具有前往法院实习的意愿

 

学生的意愿主要来自几个方面:首先,作为法学院学生,肯定对司法机关抱有好奇;其次,是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关——有的学生未来希望成为非诉律师或者公司法务人员,他觉得毕业之后可能不太有机会与法院打交道了,那就趁着做学生的时候去法院看看吧。有的学生则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天生是做诉讼律师的料,已经迫不及待要走进法庭了。

 

也有学生抱有“刷简历”以及求取法官推荐信等功利性考虑,至于是否有帮助,则要区分不同情况:在律所和公司求职方面,应当说效果比较有限。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美国法学院,学习成绩是核心竞争力。成绩不好,再漂亮的简历也用处不大。如果求职竞争者的学习成绩在伯仲之间,有过司法机关实习的经历或许会起到一些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在面试时成为谈资——当然前提是你的面试官对于你的这段经历有兴趣,或者他认识你实习时服务的法官。

 

对于有志于申请各级法院法官“法律助理(Law Clerk)”的学生而言,法院实习经历和法官的推荐信无疑非常重要(当然学习成绩更重要)。近些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一种文化,并在中国获得了广泛关注,许多中国人由此知道了最高法院大法官定期会从法学院招募优秀年轻学生担任他们的“法律助理”。

 

不过,有些国人误以为担任法官的助理其实就是去法院实习。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对于美国法学院学生而言,去法院实习和担任“法律助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实习”,指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兼职去法院“体验生活”,本质上还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法律助理是一份毕业后的全职工作,只不过期限较短,一般都只有一年,所以从形式上容易让人产生好像是在实习的印象。

 

事实上,美国各级州法院和联邦法院的法官都会招募“法律助理”。从近年趋势看,上级法院法官在招募自己的“法律助理”时,越来越依赖自己所信任的下级法院法官的推荐。这种“依赖”既建立于相识的交情、业务能力的认可,也基于相似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

 

因此,如果一名学生毕业后想为某高层级法院法官担任“法律助理”,他在法学院期间,一定会努力争取去该法官所信任的某位下级法院法官处实习,以便取得他的推荐。关于每位法官的偏好、立场以及与其他法官的关系,有专门的论坛讨论这些问题。有志于此的学生往往会上去做做功课,浏览一下前人分享的攻略贴。

 

申请法院实习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己申请(法院和法学院网站上都有公开信息,非常透明),二是依托法学院的项目。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后者:有些学校会将自己掌握的法院实习机会整合到一门选修课程中,选课的同学在完成实习后可获得相应学分。但是,学校仅仅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并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实习机会。学生仍需要自己向法院提出实习申请,最终是否录用的决定权操之于法官。实习申请材料一般包括成绩单、简历以及一份写作样本。

 

多数法官挑选实习生首先看重的还是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得到联邦法院的实习机会。如果法官对你的申请材料很满意,往往会再安排一次面试,与你当面聊一聊(有的法官会请自己的“法律助理”来面试实习生)。如果你的面试表现OK,那么恭喜你,你就被录取了。

 

法院实习的工作内容因法院和法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但基本都是在法官“法律助理”的指导之下完成。从某种程度上说,“法律助理”是法院实习生的“小老板”。但是,究竟有多少事情是可以放手交给实习生做,小老板们未必能做主,还是要看法官的态度。有些法官比较谨慎,仅允许实习生做些基础法律研究或者参与一些简单的动议(motion)程序。有些法官则对实习生很放心,放手让他们起草有关实体争议的备忘录。

 

有过法院实习经历的学生普遍反映各自的工作状态差异很大,有的很闲,有的很忙。有的可以完整地跟几个案子,有的只能零零碎碎打点零工。相对而言,联邦法院会比州法院的工作量稍小一些,这与法院的管辖权范围有关。

 

二、法律诊所

 

参与法律诊所项目也是美国法学院学生走进法院的方式之一。“法律诊所”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并不陌生,这是一门在法学院老师或者法律工作者指导下由学生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实务帮助的课程,已在国内很多法学院开设。

 

通过法律诊所,学生得以有限、安全地接触真实的司法过程。在美国,法律诊所项目的种类更丰富、规模更庞大,帮助学生认识与了解司法现实的作用也更明显。

 

在哈佛、哥大等规模较大的法学院,法律诊所已经形成了几十个成熟的门类,例如移民法问题法律诊所、就业法问题法律诊所、种族或性别歧视问题法律诊所、宪法权利问题法律诊所,等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需要学生走进法院参与诉讼活动。

 

为了保证质量和效果,每门法律诊所课程的课容量都不会很大,这样可以确保老师对于每个学生、每个案件都能照顾到。原则上说,法学院学生一般要在取得J.D.学位后才能参加律师资格考试,而在取得律师资格前是不能代表当事人出庭的。但法律诊所项目却是一个例外。

 

只要有专业老师或律师陪同,选课学生往往可以得到法官的特许,代表当事人全程参与案件的诉讼过程。而在很多案件中,指导老师往往只是静静地坐在法庭上而已。所有庭上的发言、辩论全都交给学生,老师只有在学生犯下大错时才会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和修正。这种真刀真枪的实战对于学生的锻炼无疑是巨大的。

 

与法院实习一样,法律诊所也不是法学院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规定动作”,但是学生的参与性同样很高。我曾经问过几位J.D.同学选修法律诊所课程的原因,得到的回答大都与“情怀”与“责任感”有关。一位西班牙裔女生的回答令我印象很深,她说她的母亲是从墨西哥来的非法移民,当年差点被遣返回去。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了,那么她的人生也从此改变了。所以,她希望参加移民法问题法律诊所,用自己所学帮助那些与她母亲有着相似遭遇的人。

 

不过也应当指出,美国有部分州要求律师资格申请者拥有一定时间的“法律援助”工作的经历。我不清楚这与美国法学院学生踊跃参加法律诊所项目是否存在关联,可能这也是一个潜在的相对功利的原因吧。

 

三、法官进课堂

 

除了学生走进法院,法官走入课堂也是美国学生认识现实司法的途径之一。根据我的观察,美国法官主动与法学院学生进行互动主要是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参与学生活动这三种形式。

 

在美国,不少法官都会在法学院开设课程。他们有些过去曾是法学院的教授,有些则在法学院兼任教职。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芝加哥大学教授、联邦巡回法院法官波斯纳以及哈佛法学院前院长、联邦最高法院现任联席大法官卡根。特别是卡根,她现在每年9月仍会坚持回哈佛开课,回顾与评述过去一年最高法院的重要判决

 

除了开设课程,法官在法学院举办讲座,分享司法心得也很常见。在我看来,可能是因为法官来演讲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低概率事件,因而法学院学生一般也不会把这类演讲太当一回事。有兴趣就去听一听,没有兴趣拿个免费的三明治就从后门溜走了。

 

当然,热门的法官讲座也是存在的。例如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莅临对于每个法学院而言都是大事,前去排队占座的学生肯定不会少。我曾为聆听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演讲提前排了几个小时的队,最后我有幸排进了大门,不过没有座位,只能坐在地上听完了整场演讲。

 

有些法官也很乐意参加学生活动,最典型的活动便是法学院的模拟法庭比赛(Moot Court)。在很多一流法学院,模拟法庭可以说是一大盛事,其总决赛往往都会邀请到现任或者退休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担任法官。在这些活动中,法官通过担任评委与裁判,也会与年轻的学子们分享他们的司法智慧。

 

听了我的介绍后,不知你对美国学生认识法院的方式有何看法?我以为,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照搬美国的经验。但是,法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究竟应当如何有效地认识真实的司法运行机制,这在当下中国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严肃问题。

 

对此,我能想到的有三点建议,请你指正:

 

第一,要让学生意识到“认识法院”的重要性,促使其主动争取机会,不要让“认识法院”沦为学生被迫要去完成的作业或任务;

 

第二,真正让学生能在“认识法院”的过程中有所感知、有所收获,帮助他们认清当下的司法现实,理清自己的职业规划。那种只为法官端茶倒水、最后混一纸实习证明或简历上一行经历的“法院实习”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逐渐形成帮助法学院学生“认识法院”的机制与文化。让机会的分配规则与选拔标准更透明、更公平、更具有确定性。很想听听你的看法,有机会交流。

先写到这里吧,有空随时联系。多保重,祝平安!

 

刘轶圣

2016年3月5日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陈恒安
上一篇:在建工程抵押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下一篇:什么话题让最高法院调整了工作报告结构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