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民生现状 > >正文

邓聿文:GDP不是不要,是要脱敏
2013
12 /17
07:44
消息来源
中国法治
邓聿文:GDP不是不要,是要脱敏

所谓“脱敏”,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也就是使已经变得敏感的人或事不敏感,回归其本来样子。因为,大凡人或事情一变得敏感,就不好处理。对GDP的处理亦应如此。

这是因为,作为一个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GDP有其内在的缺陷,如它不能衡量社会成本,不能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衡量效益、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能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不能衡量分配,更不能衡量社会公正、快乐和幸福等价值判断。这使得用GDP来度量一国的经济规模和增长状况备受争议。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先天缺陷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过分追捧它,就会导致许多不应有的问题出现。

有鉴于此,中央组织部日前下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在当前贯彻和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过程中,这个改进政绩考核工作的变革十分必要。作为政府工作的指挥棒,政绩考核发出的信号对贯彻全会部署,实现改革目标,非常关键。

纵观中组部的通知,核心之一是政绩考核要去GDP化,它包括五个要点:一是考核不能唯GDP,二是不能搞GDP排名,三是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GDP,四是要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五是考核结果使用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应该说,这些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如上所述,GDP不是不好,但任何东西强调到极致,就会走向反面。而我们恰恰在具体的干部考核工作中,过分地依赖这个指标。这虽然有历史原因,也是经济落后国家在现代化中,要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摆脱贫困,都有一个做大做强GDP的冲动。但是,在中国经济成功崛起,坐稳全球第二把交椅的情况下,还像改革之初一样过于追求GDP的增速,就将犯“历史的错误”。经济规模不同,决定了对经济增长的含义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在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仍追求高速度就会引起经济关系的全面紧张,导致各种比例关系失调。我们现在就处于此种情况之下。

对我们来说,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是,由于体制所决定,政府的权力过大,官员主要受上级部门的约束而少受民众的制约,当从上到下政府都以GDP来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甚至唯一衡量指标时,无疑会严重扭曲政府的职能和行政行为。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有所作为”指的是那些应由政府履行的职能,政府要努力去做,并且做好;“有所不为”指的是那些不该由政府去履行的职能,政府就坚决不要去碰。但在GDP的考核指挥棒下,我们很多时候是该作为而不作为,该无为而乱作为。

还需指出的是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现实中的资源总是短缺的,环境容量有限,如果不切实际一味追求高速度、高增长,还会造成资源和环境的极大浪费与破坏。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不时出现雾霾天气,就是经济在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后,污染过度排放和环境治理不力的产物。污染不但是个经济问题,也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问题。继续发展经济必须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对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的原因。

总之,在目前发展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来,从而,对干部政绩的考核,要看解决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看公共服务的提供和保障水平。中组部的通知从八个方面规范干部的政绩考核,非常具体翔实,尤其提出要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以及对各种决策失误,包括已经离任的也要追责的规定,对遏制干部在发展经济和民生中的各种乱象,将会起到有力的约束作用。

GDP不是不要,而是要脱敏,中组部对干部政绩考核的变革,将有助于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当然,同样重要的是,在对干部政绩考核进行纠偏的同时,也需要改进干部政绩考核方式,切实加强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分量。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上一篇:杨中旭:地方债开启阳光模式 下一篇:肖应林:对汽车“双限”的另一种思考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