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集粹 > >正文

宗宁:为什么骗子短信那么弱智还有人被骗
2013
12 /26
03:26
消息来源
中国法治
宗宁:为什么骗子短信那么弱智还有人被骗
昨天有一条新闻非常有意思,大妈被骗30万仍执着汇钱骗子崩溃:我是个骗子。
受骗短信是这样的““春晚栏目组抽取您为场外幸运观众,您将获得16800元奖金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 受害者是位顺义大妈。按照上钩者的常规,她陆续给骗子汇了公证费、个人所得税、加急费、手续费……各种“费用”已经汇过去十多万了,16800元的奖金和笔记本还是不见踪影,奇怪的是大妈始终没有产生过一点怀疑。最后骗子很痛苦:实在想不出再多的收钱名目了。可是面对一位执着汇款的大妈,放过她?又太可惜。于是在湛江活动的骗子将大妈的信息告知了在儋州行骗的“师傅”,“师傅”一听,立刻接了过来:“行了,下边的交给我。”
  “师傅”与大妈联系,理由成了“帮你把原来的二等奖换成一等奖”、“把一等奖换成特等奖”,大妈陆续交了钱,“师傅”又改换理由:“帮你参加节目!你可以上电视!”之后又加上“让你和你最喜欢的主持人吃饭、合影。”大妈陆续又汇来了十多万,最后“师傅”也没招了,再接大妈催问的电话时有点崩溃:
  “你再给我5万吧,咱们就了了,以后谁也别找谁。”
  “我为什么给你汇5万?”
  “我就是个骗子,以前都是骗你的。”
“啊?!你是骗子?你怎么可能是骗子?你绝不是骗子!”
 
这个故事看着弱智的让人无法相信,但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360安全中心的朋友也跟我说过很多故事,也是无奈的是,很多人看到之后,都觉得太弱智而不相信,其实也确实都是真实的故事。
 
美国常用尼日利亚王子来指代骗子,说的是一个尼日利亚骗局。“尼日利亚骗局”是一种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流行的行骗手法,因源于尼日利亚而得名。据美国经济情报局统计,“尼日利亚骗局”平均每年在全球骗取的金额高达15亿美元,数目之高,令人咋舌。比如设局者编造一位显要人物称自己有一笔巨款,因某种变故必须汇出国外,希望能借收信人的银行账户一用,骗子承诺只要有人愿意提供银行账户号码,让他把钱存入账户,就可以分得那笔巨款的一至三成。一旦同意和对方合作,被骗者就很难摆脱骗局。比如对方要你先汇些手续费,然后再找借口让你汇些电汇费、政府税金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一步一步以巨款做诱饵让你先把这些相对少的钱转给他,但是最后对方拿到了钱却从人间蒸发了。这个骗局,我也偶然会收到一些这样的英文邮件。
 
这些骗局看似都是非常简单粗暴的,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热门电视中奖拉,儿子嫖娼被抓拉,我的银行卡换号了什么的。骗子为什么不换取一些比较高明的手段呢?
其实这里面蕴含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也是我一直再说的一件事情,就是筛选。这么弱智的内容其实是为了筛选更容易被骗的人群,因为骗子发短信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去发的,而后续,很多时候是需要电话沟通的,如果内容太过逼真,大量人群信以为真去回话过去,成功率不一定会高,但可能会带来大量的时间浪费,如果内容弱智一点,相信这些弱智内容的人,也会非常的好骗,成功率会高,时间成本也会比较低。所以,经典的短信都是长盛不衰的,假如你看了很好笑,那么只是因为你不是他的目标客户罢了。这个道理,之前在说电话营销的时候讲过了。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内容包括隐私,就容易让人相信,比如有一个案例,短信里面报出了用户的航班号,姓名和身份证,用户就相信了这个短信的真实性,然后就去办理了退款手续,然后就被骗了。在这个大家都在卖用户资料的今天,一定要注意各种核实,再付款和转账之前,要再三确认,防不胜防。


作者:宗宁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上一篇:高校领导横跨多界权力通吃 下一篇:中国式“变态家庭作业”真有问题吗?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