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集粹 > >正文

官邸到底应该给哪些人住?
2013
12 /26
01:40
消息来源
中国法治
官邸到底应该给哪些人住?

哪四类人应实行官邸制?近日,“中国特色官邸制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披露了一份上报中央的建议方案,就官邸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免费入住“官邸”的包括: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省、市、县(含县级市)三级的书记、省长市长县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异地交流的领导岗位如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公安厅局长等。(121日山西晚报)

 

实施官邸制有什么好处?

 

此报道再度引发了学界媒体和公众对“官邸制”的热议,其中不乏支持的掌声,也有些许细节的质疑。按说官邸制在国外并不鲜见,所谓官邸制,就是由国家为重要官员在任期内提供住房的一种制度。作为一种官员住房制度,它被许多发达国家采用,比如美国白宫、英国唐宁街十号、法国爱丽舍宫、韩国青瓦台,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官邸。

 

其实,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官邸制,比如县官就住在县衙里,如果不在此地为官,就要搬出县衙,不带走任何公家财物。官邸制暗含的一个意思就是,高级官员在任,可以住用官邸,如果卸任、离任、升任,这个房子你得交回去。套用百姓的话说,就是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

  

官邸制的好处就在于,两条腿走路。你做官时有你的房子住用和办公,退下来就交回去。同时,这不影响你个人居家的房子,你有能力买商品房,就按市场规律走。说白了,就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二者明晰两清,不能说高级官员就两头占着好处。官邸制还把财政解放了,不用一届领导盖一批大房子,盖得没完没了。

  

对探索实行官邸制不要急着叫好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我们既要看到它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困难的一面。首先,国外只有极少数官员入住官邸,而中国的官员群体数量非常庞大,到底谁有资格入住官邸,谁没有资格入住官邸,还真是要认真讨论。诚如人大教授张鸣微博上所说:“王朝时代,中国实行的就是官邸制,县衙门摆在哪儿,谁上任,谁带家眷进驻。但那时一个县只有一个县令,现在一个县正处级干部几十个,怎么实行官邸制?”

 

也有网友对此质疑评论称:“在美国一个市长配一个副市长,我们一个市长十几个副市长。怎么调,再说省里两院院长有官邸,省委副书记却没有??这行得通吗?现行的体制,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副职,包括党委常委的官都比两院院长大。领导都没有官邸,只怕是院长不敢住啊!”

 

其次,官邸制一旦实行,官邸的大小、内部设施、装修标准等也是个问题。层出不穷的豪华办公楼已经让政府形象倍受伤害,如果再诞生出众多各级领导专属的“高端、大力、上档次”豪华官邸,那么政府公信力无疑将雪中加霜。要是缺乏详实合理的建设、装修标准,尤其是相应罚则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约束力有限的话,就有可能会出现豪华官邸,官邸也可能会成为一种形象工程。避免把官邸制搞成劳民伤财“新衙门”。 

 

实行“官邸制”须有配套机制

 

更何况,当下民众所关注的官员住房腐败,焦点并非集中在异地官方提供给领导干部的“住所”被其占为己有,而是官员为什么能买得起那么多房。如浙江省药监局原局长黄萌有84套房产,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有46套房产,山西蒲县煤炭局原局长郝鹏俊有36套房产,上海市房管局原副局长陶校兴有30套房产,云南省楚雄州原州长杨卫红有23套房产……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贪污腐败案中,涉及的房产竟然高达374套。“官邸制”管不了这类房产,既不问某官员有多少房产,也不管购房资金来自哪里,更不会去追究购房过程中存在哪些猫腻。

 

所以,必须意识到,良好有效的官邸制一定要在一系列配套制度的约束下才会发挥作用。国外实行官邸制的制度条件,无不是在一整套制度条件下才发挥效果。正因如此,要全面抵制以权谋房,不仅要有官邸制,还有必须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制度,例如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事实上,在官邸制推定多年的美、德、法、日、韩等国家,无一例外不具有较为完善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不难想象,如果中国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单兵突进的官邸制恐仍难摆脱官员以权谋房问题。

 

探索实行“官邸制”,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在推进中肯定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希望改革者在大胆推进改革进程时,不要忽视细节问题,不要把“官邸制”的作用想得太完美。不可否认,实行官邸制反映了政府试图通过主动推进制度化进程来抑制腐败现象的努力和决心。但实行官邸制只不过是反对官员房产腐败和整体的长征第一步,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乐观需谨慎。(文/风青杨


来源:新浪博客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上一篇:六成网友愿意生活在毛泽东时代? 下一篇:怎么着也对农民好点吧!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