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普法课堂 > >正文

企图抢夺算犯罪行为吗?
2024
05 /23
11:01
消息来源
企图抢夺算犯罪行为吗?
\
企图抢夺算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的判定不仅考虑结果,也重视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的实际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对预备犯罪、未遂犯罪的处罚原则,体现了对犯罪预防的重视。企图抢夺,作为抢夺罪的一种未遂形态,其法律评价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主观方面:行为人需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目的,即意图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他人财物。

2.客观方面:虽未实际夺得财物,但已实施了抢夺的行为,如追赶、抓住财物等具体举动,表明已超越了单纯的犯意表示阶段。

3.危害性:即使未遂,该行为也对受害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侵犯了财产权和公共安全,具有社会危害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同时,《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抢夺罪可以保释吗?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属于侵犯财产罪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于是否可以保释(法律术语为“取保候审”)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允许犯罪嫌疑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不被羁押,等待审判。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犯罪的性质和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是否有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可能性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包括: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2.对于抢夺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审,需要具体评估案件情况。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好,没有逃跑、毁灭证据或干扰证人的风险,且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理论上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若犯罪情节严重,如多次抢夺、抢夺数额巨大或使用暴力手段等,可能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危险性,获得取保候审的难度会相应增大。抢夺罪是否可以保释(取保候审),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决定。

侵占公共土地属于抢夺吗?

侵占公共土地的行为,在法律框架下,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关于侵犯财产罪的部分。侵占行为与抢夺行为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区别。侵占是指行为人非法占有自己无权占有的财物,而抢夺则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1.侵占行为分析:侵占公共土地,通常指的是行为人没有合法依据,擅自占用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使用或者处分。这种行为更多体现为一种非法占用或不当得利,侵犯的是国家或集体的财产权益,而非直接针对个人的抢夺行为。

2.抢夺行为分析:相比之下,抢夺强调的是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在受害者面前直接夺取财物,具有明显的即时性和对人身安全的潜在威胁。抢夺罪强调行为的“公然性”和“夺取性”,这与侵占公共土地的行为特征不符。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规定了职务侵占罪,虽然直接针对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但其原则精神可类比理解侵占公共财产的非法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明确规定了抢夺罪,其内容涉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与侵占公共土地的行为性质不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有多项条款禁止非法占用土地,如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了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法律责任,这为处理侵占公共土地行为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侵占公共土地不属于抢夺。侵占公共土地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而抢夺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抢夺罪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两者虽同属违法行为,但在法律性质、行为方式及处罚依据上存在明显区别。

企图抢夺即便未遂,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依然构成犯罪行为,可依法予以刑事处罚。这不仅是对受害者权益的保护,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法律通过惩治此类行为,旨在预防犯罪,警示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任何有此意图的个人,应深刻认识到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及时悬崖勒马。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总管理员
上一篇:租赁物存在瑕疵时出租方责任如何?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