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时评 > >正文

教育均衡不能止于“招生扶贫”
2014
03 /26
06:25
消息来源
中国法治
教育均衡不能止于“招生扶贫”

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继续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通过上述三项措施,预计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3月25日《京华时报》)

一度以来,“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在招生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2013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西部特困省份当年上重点高校的农村人数在25万人左右,仅占高考录取总数的3.6%。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中,农村学生约占六成。对此,教育专家杨东平认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正在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主要体现为城乡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

可以说,寒门学生难上重点大学成为教育失衡的最真实的写照。因而,实行弱者救济应成题中之意,教育部通过三项举措,提高农村孩子的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如果通过逐年的提升,则完全有可能使时下的状况得到改变。不过,从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的本身来说,教育均衡又不能止于“招生扶贫”。

造成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日益下降,根本上还在于教育资源投入的二元结构,导致厚此薄彼的严重失衡。当相对有限的教育投入,更多的集中在于城市之后,就会出现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超级学校,优质资源集于一身,而农村学校却经过合并与整合,不仅数量在日益减少,而且质量的提升速度难与城市相比。一方面是优秀教师的流失,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又加剧了投入的减少,并因此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使得农村孩子在与城市孩子的比较中,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一大截。

纠结于农村学生无法读重点大学的困境,并对其进行人数上的倾斜,这属于就事论事的解决之道,无法从根本起到“造血”的功能。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只走“输血”的路子,实现自我造血才是终极途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要从最基础的做起。那便是在教育的投入上,特别是义务教育上应促进均衡,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要均衡各地的招生指标,从报考人数的比重、所在区域的总人数等方面,综合考虑指标分配,改变时下的“基数+增长”的模式,让农村学生有机会享受更多的均等性。

“招生扶贫”只是教育均衡的初级路径,在巨大的权利差异和鸿沟之下,这样的解决办法显然远远不够。实现教育均衡还需要更为全面的改革和体制调整,尤其需要从最基础和基本的抓起。只有做到了制度和资源本身的均衡,才能让权利公平更有成色。


作者:堂吉伟德

          来源:贵州都市报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上一篇:“幼儿园毒案”凸显学前教育投入之困 下一篇:南都:马航结论难被接受实因表现难获信任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